產品時間:2024-01-04
HEV 戊肝抗體:研究表明通過靜脈輸入含戊肝病毒血液或血漿,也會使受血者發生HEV感染。本產品僅供科研,不得用于臨床,醫療,食用等
HEV 戊肝抗體:研究表明通過靜脈輸入含戊肝病毒血液或血漿,也會使受血者發生HEV感染。
特異血清病原學檢查是確診的依據。
1.酶聯免疫試驗(ELISA)
檢測血清中抗-HEV IgM,為確診急性戊型肝炎的指標。
2.蛋白吸印試驗(WB)
此法較ELISA法靈敏和特異,但操作方法較復雜,檢測所需時間較長。
3.聚合酶鏈反應(PCR)
用以檢測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和糞便中HEV-RNA,本法靈敏度高,特異性強,但在操作過程中易發生實驗室污染而出現假陽性。
4.免疫電鏡技術(IEM)和免疫熒光法(IF)
用以檢測戊型肝炎患者糞便、膽汁和肝組織中HEV顆粒和HEV抗原(HEAg)。但此兩種方法均需特殊設備和技術,且HEV在肝組織、膽汁和糞便中存在時間較短,陽性率較低,不宜作為常規檢查。
19世紀后期,V on Behring及其同事Kitasato研究發現,用白喉或破傷風毒素免疫動物后可產生具有中和毒素作用的物質,稱之為抗毒素(antitoxin),隨后引入“抗體"一詞來泛指抗毒素類物質。抗體(antibody,Ab)是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所產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體液中,是介導體液免疫的重要效應分子,能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發揮免疫功能。1937年,Tiselius和Kabat用電泳方法將血清蛋白分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組分,并發現抗體主要存在于γ區,因此抗體又被稱為γ球蛋白。隨后,經1968年和1972年的世界衛生組織和免疫學會聯合會討論決定,將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統一命名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Ig可分為分泌型Ig(secreted Ig,SIg)和膜型Ig(membrane Ig,mlg)。Slg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組織液中,行使抗體的各種功能;mlg主要構成B細胞膜表面的抗原受體
本產品僅供科研,不得用于臨床,醫療,食用等
HEV 戊肝抗體
相關產品